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杠精,就是那种为了说服你而各种抬杠。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杠精在抬杠的过程中,心里都在想什么呢?是什么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一个杠精呢?面对杠精,我们又能做什么?
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类型的人:
无论你做任何事情,提出任何想法,总是有一群人会不管因果原因上来就挑衅你。
这种人,我们统称为“杠精”。
1.杠精是群什么样的人?
“杠精”一词是近年内出现的网络流行词语。我们将“杠精”定义为通过故意发表煽动性的恶意抬杠、总是唱反调的人。他们往往不愿意好好交流,并且敏感,偏执。
有些人可能会想,和你观念不一样,怎么就被说成“杠精”了呢?讨论一下不同的观点难道都不行?
其实,观念不同是很正常的,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,通过交流和交换观点来扩大自己的只是范围是一件好的事情。但是杠精却不是正常的想和你好好交流,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关心你或者想和你讨论这个话题。而是通过找出你的语言漏洞,和你低级的唱反调。从别人的身上转移自己的愤怒,来达成报复社会的心态。
2.杠精是什么逻辑?
杠精经常会在这些情况下攻击你:
-偷换概念(equivocation) [1]
生活中的杠精真的无处不在,他们会用各种手段偷换概念。偷换概念是他们一个非常常用的手段,一般来说会利用词句上的歧义来歪曲你的意思。不管逻辑清不清楚,绝对不跟你就事论事。
例子:这个大米不够好,煮的饭不够粘。
偷换概念:胶水粘,你怎么不用胶水煮?
-稻草人谬误(straw person) [5]
稻草人谬误是当杠精想方设法曲解你的意思,把你当成攻击对象。自己编造几个观点,再把靶子对准你然后疯狂进行批判。
例子:A: 我想减肥了。
稻草人谬误:你难道是觉得胖很丑吗?你怎么可以这样说?
-滑坡谬误(Slippery Slope) [2]
利用一大串因果关系,夸大每个环节,得到不合理的结论。
例子:你现在不好好学习,你就上不了好大学,上不来好大学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,找不到好的工作你就会变成无家可归的乞丐,你想变成乞丐吗?
3.杠精为什么这么杠?
既然知道了这些杠精的这些逻辑人的逻辑。那么为什么会有杠精的存在呢,杠精的心理是什么呢?
杠精也是因为某些经历才会促成“杠劲儿”。
防御机制(defense mechanism) 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,他表示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,当人格中的本我(id)和超我(superego)产生冲突时,导致自我(ego)无法控制,我们会无意识保护自己而出现的防御机制。[3]
本我 (id) 是人格中被快乐原则支配的系统,目的是为了解除紧张焦虑求乐趣。
自我 (ego) 是人格中的由现实原则支配的系统。自我有逻辑和思考的能力。
超我 (superego) 是人格中代表善恶的判断系统,进行自我约束。
而在现实生活中,当本我和超我产生冲突时,受到压力的自我会发展出一系列的自我保护机制。而我们常见的“杠”也就是当人们在长期压力下,潜意识里自我产生的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。
4.杠精产生的原因
生活中不如意:
杠精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生活中不如意,比如一些在现实生活中被领导撒气,但是却无处发泄,只能默默忍受,最后爆发选择和其他人通过“杠”的方式来发泄。如果有一天你被别人在网上或者现实中杠了的话,可能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,而是那个人因为白天的遭遇,把火气转移到了你身上。
成长环境很少得到肯定和关注:
家庭环境很少得到肯定也很容易长大发展成杠精。这种人很渴望被大家重视,所以会想通过抬杠来刷存在感,希望大家注意到他。他们抬杠使大家觉得他讲的是对的,当对方因为他的抬杠而不爽后,杠精们便获得了存在感与成就感。
5.如何poojie别人对你的杠精行为?
如果一个杠精试图惹恼我们的时候,我们要如何应对?是试图和他们讲道理,通过逻辑和他们杠回去?还是我们应该忽视不理他们呢?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不要理杠精们讲的话,毕竟杠精在意的并不是对错,他们只在意杠的过程中的存在感。只要能影响到你的心情,那么他就开心了。
所以,不要和他们进行反杠,毕竟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自己过的,不要让杠精影响自己的心情。
最后,教大家一个万能对付杠精句式:
转载声明
原文标题:杠精心理学:杠精是怎么炼成的?
文章:Grace
主编辑:Amy吴雯堃
首发于微信公众号
PsyKick
部分图片及文字来除转载原文外,还来源于网络引用。
4 条评论
这都能剖析
完事皆可分析,,其实杠精也挺可怜的,我们还是多加关爱吧hhh
支持他的一切观点,把他培养成大傻逼。
很有道理,捧杀!